(资料图片)
【光明时评】
日前,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重申今年小学入学坚持免试派位,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形式选拔学生等。同期,河北、湖南、重庆等地也发布中小学招生考试禁令。
免试就近入学并非新政,但在招生季来临之际重申,对于不少学生和家长来说,仍有“定心丸”之效。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下,拼竞赛和证书的通道继续禁行,名校“掐尖”的冲动被继续抑制,权力寻租的空间被尽可能地压缩。当各种证书不再成为进入优质小学的敲门砖或垫脚石,或也可让至少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资源争夺竞赛实现一定程度的降温,让孩子以更符合年龄规律和特点的方式成长,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对于学校来说,可以招收到同等质量的生源,而不是有先后或等级之分,也将激发出更大的办学热情。
就近入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其鲜明的价值取向。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严格落实,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教育入学秩序,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公平。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础性教育实现全面普及,人民群众“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尤其是2012年至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仅用十年时间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构筑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义务教育资源的快速普及与均衡发展,为深入实施就近入学政策提供了坚实基础。
不过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期待,也已从“有学上”不断升级为“上好学”,不仅要能在家门口轻松上学,还要在家门口上好学校。在追求更优质教育资源的驱动下,家长们的择校热情始终存在,只不过在就近入学政策规范下,更主要通过调整居住区位的方式获得接近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过,随着近年来校额到校、多校划片、教师轮岗交流等配套政策的稳步推进,学区房的教育资源保障属性和投资属性已得到一定的弱化,释放出保障教育公平的鲜明信号。
无论是化解家长的择校难题,还是更好落实免试就近入学以推进教育公平,从长远计,最根本的还是不断增加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供给,并推进实现城乡、区域、校际间的均衡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深刻指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对此,当务之急是通过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财政等支持,使其得以快速补齐在教学设备、教师队伍等多方面的短板,不断深化师资均衡流动等公平导向的政策,逐步缩小区域、校际间的发展差距。同样重要的是,适时转变以升学率为主要指标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重视并鼓励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这不仅将减轻学校以及学生彼此的竞争压力与焦虑,更将满足社会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这本身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作者:吴凡,系媒体评论员)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我脑子里有北京22家大医院的地图。”两年前,闫军儒还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闲暇时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X 关闭
X 关闭